试模是注塑模具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步,它是为了验证注塑模具制造的可行性,也是为了找出模具上的缺陷并加以修改。以适应后续的批量修改。那么标准的试模流程是怎样的呢?
首先:设定料简温度,须使用感应器测量实际熔体温度。
第二步:设定注塑模具温度,须使用感应器测量实际模腔温度.而且需要测试模具型腔各点温度是否平衡. 要求:温差<5℃,Z好<2℃;否则须检查注塑模具冷却系统。
第叁步:在没有保压压力与保压时间的前提下,作短射填充试验,找出压力切换点。
把握熔体流动状态;验证浇口是否平衡(PS:模具温度不均匀,对于尤其是热敏性材料及浇口很小的情况下,些微的模温差异都会造成自然平衡流道的不平衡力)。
第四步:找出优化的注射速度,即转压注射压力Z低时的注射速度。查看流动状态(是否有喷射等) ,产物表观以及注射压力是否过大决定是否需要流道尺寸,浇口尺寸和位置等。
第五步:找出保压时间(即浇口冷凝时间) .每次取2模产物,然后称重(不含料头).保压时间就是产物重量开始稳定的时间.每次加0.5s(小产物的话可以取小)。
第六步:设定冷却时间:不断降低冷却时间直至产物不出现缺陷的z短时间。
查看产物各部分冷却状况是否一致,以决定哪部分需要强化或弱化冷却。
第七步:设定保压压力:
首先找出Z低保压压力:产物刚出现充模不足,凹陷,内应力,尺寸偏小等问题时的保压压力。
然后找出Z高保压压力:产物刚出现毛刺,内应力,脱模不良,尺寸扁大等问题时的保压压力。
分析Z大保压和Z低保压的范围,并通过可能的注塑模具修改来使他们的范围尽量扩大。
第八步:记录并保存以上工艺参数,然后修模。
第九步:修模后重新试模,尽量保持跟上一次的工艺参数一样。
第十步:在模具修改完毕后在确定的参数基础上生产,取产物50模,一模一模称重并测量某一或几个关键尺寸,研究重量和尺寸之间的关系,确定可接受的重量控制偏差。